前言 ~
唉呀!這週記快變成雙週記囉 ~ 暑假來澳洲遊學雖說可避台灣之酷暑,但這早晚溫差甚大的南半球布市冬天,可把我搞得懶洋洋的喔!(懶人總是有藉口的囉!^^)嗯,遊學堂堂進入第三週,孩子們也逐漸穩定,在校學習的狀況也比先前進步許多,當媽的總算可稍放一點心囉!
飲食篇 ~
吃,吃,吃!沒錯,我們來談談「吃」吧!若您問我:「澳洲的食物有何特色?」「嗯,就那樣啊!就像一般印象中的西方食物啊!」在求學時段,我也曾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待過兩年的時間,感覺上這裡的飲食跟北美相差不多,仔細再想,或許是這兒的Fish & Chips (炸魚片和薯條)和Meat Pies (肉派)比北美更熱門吧。另,因為澳洲是屬於一多元文化的移民型國家,所以你也可以見識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飲食文化,而中國餐館則多集中在中國城以及新利班區兩地,絕對可讓您吃到很道地的台灣菜喔。外食對於住在新利班區的台灣人來說真的是很方便,但,貴啊!平均一餐下來澳幣十元肯定是跑不掉,所以囉,還是自己煮比較划算。僑居多年下來,我從一只會煮簡單料理的廚房小助理,已被訓練到可輕輕鬆鬆辦上一桌家常菜哩。
台灣小學裡有一項令我這當媽的特別豎起大拇指說「讚」的是 ─ 營養午餐的推行,因為在這兒午餐是要自己準備的,所以,早起做早餐連同午餐就變成了每日的例行工作,孩子們的午餐大多是三明治,要不就可頌、滿福堡,還好我們家小朋友都蠻捧媽媽的場,雖是冷冷的食物,他們也都吃得相當開心;澳洲小學裡也都設有福利社(Tuck Shop)提供餐點的販售,但不是每天都營業,一般約一週兩天或三天,可稍微解救一下媽媽們的技窮之時。
後記 ~
每個待過的城市裡總有某個味道讓人特別留念而難以忘懷。我老記得公館巷子裡那熱騰騰的沙茶牛肉麵,狹窄的巷子裡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塞滿了懂這味兒的老顧客。在這兒,也有一種味兒,特別讓人忍不住想定時去朝聖一番,就是在南岸公園(Southbank Parkland)附近的Hotel Morrison牛排屋,那裡的牛排真的真的很好吃,若您恰巧也在這,或您將恰巧會來這,相信我,您一定得去嘗一嘗!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澳洲遊學週記 - Week 1 (教育篇)
前言 ~
回到澳洲已逾一星期了,原本計畫的遊學週記分享竟也拖了又拖,這回可下定決心好好著手來寫一寫囉!回來第一週,孩子們和我都還在努力地適應這兒悠閒的生活方式,語言對他們來說,也是需要一點時間來轉換一下,所以囉,除了維之外,源和龍這兩隻小牛可在課堂上足足悶了一個星期喔。
言歸正傳,此次遊學週紀的編排想試著以主題性的方式來呈現,希望能對那些也想帶小朋友來澳洲遊學的爸爸媽媽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
教育篇 ~
澳洲教育體制與台灣體制的對照在網路上資源甚多,在此不再贅述,我將著墨於昆士蘭省的小學教育(即一年級至七年級)。在昆省,一年分為四個學期,共41週的學習時間,以2010年為例,第一學期為1月27日至4月1日、接著分別是4月13日至6月25日、7月13日至9月17日以及10月4日至12月10日,所以對台灣的小朋友而言,就可以趁著暑假的時間來昆省好好練習一下英文!昆省有一項對遊學相當有利的政策,即你只要持有觀光簽證,便可名正言順的進入當地公立小學就讀(2-12週),詳細的資料可上昆士蘭教育局網站瀏覽(Education Queensland International, http://www.eqi.com.au/programs/tourist-visa.html),小學一週的學費約AU$250(2010年)-AU$262.5(2011年),至於寄宿家庭的費用則不大統一,一般食宿全包則約AU$200-250(每人一週)。這幾年,似乎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知道這個訊息,前幾天我還聽朋友說遇到了一個已經連續四年都帶著小孩來布里斯本過暑假的一對夫妻(我猜想對方應該是教職人員吧!);其餘遇到的大多都是媽媽帶著小朋來體驗一下異國的遊學生活,在時間與預算的允許下,來一趟難得的澳洲文化之旅!
孩子的澳洲老師問我,「小朋友怎麼這麼乖,放假了還來這兒讀書?」我說:「對他們來說,在這裡讀書就像是天堂一般喔!」是啊,早上9點才上課,下午3點就放學,一個星期就一張A4的功課(我們家孩子30分鐘就做完囉!),每天就吃喝玩樂、打打籃球、踢踢足球,似乎比待在台灣的安親班裡好多了。但有一點要強調且讚揚的是,這裡的小學非常重視閱讀,所以一天至少閱讀10分鐘是幾乎每個年級都會要求的基本回家功課,而閱讀習慣的養成與語文能力的培養正也符合了我對孩子們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並不會希望孩子們在家裡花太多的時間在書寫上,我們家哥哥回來澳洲後讀四年級,一個禮拜需要背20個單字,老師的要求則是一天抄寫一遍(約3分鐘寫完吧),另外又因為這學期的教學主題緣故,每天需寫一短短的環保日記,但,老師的要求則是不可花超過5分鐘在這上頭喔。所以囉,在這裡,學校對學童在家裡的期望是多運動、多做些園藝、多陪陪家人、多看看外面的事物,總而言之,就努力去玩吧!
後記 ~
維在台灣讀小學三年了,當媽的最心疼的是,每天總有好多的回家作業,每天近距離使用眼睛的時間總是過長。或許不同語言的學習方式本具有其差異性,中文的學習本就需要重複的書寫來幫助記憶,於是,孩子們的童年記憶裡(我亦同)便充滿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作業與考試。所以,當我看到澳洲小學裡學童們臉上天真無邪的笑容時,羨慕之情便油然而生。
回到澳洲已逾一星期了,原本計畫的遊學週記分享竟也拖了又拖,這回可下定決心好好著手來寫一寫囉!回來第一週,孩子們和我都還在努力地適應這兒悠閒的生活方式,語言對他們來說,也是需要一點時間來轉換一下,所以囉,除了維之外,源和龍這兩隻小牛可在課堂上足足悶了一個星期喔。
言歸正傳,此次遊學週紀的編排想試著以主題性的方式來呈現,希望能對那些也想帶小朋友來澳洲遊學的爸爸媽媽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
教育篇 ~
澳洲教育體制與台灣體制的對照在網路上資源甚多,在此不再贅述,我將著墨於昆士蘭省的小學教育(即一年級至七年級)。在昆省,一年分為四個學期,共41週的學習時間,以2010年為例,第一學期為1月27日至4月1日、接著分別是4月13日至6月25日、7月13日至9月17日以及10月4日至12月10日,所以對台灣的小朋友而言,就可以趁著暑假的時間來昆省好好練習一下英文!昆省有一項對遊學相當有利的政策,即你只要持有觀光簽證,便可名正言順的進入當地公立小學就讀(2-12週),詳細的資料可上昆士蘭教育局網站瀏覽(Education Queensland International, http://www.eqi.com.au/programs/tourist-visa.html),小學一週的學費約AU$250(2010年)-AU$262.5(2011年),至於寄宿家庭的費用則不大統一,一般食宿全包則約AU$200-250(每人一週)。這幾年,似乎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知道這個訊息,前幾天我還聽朋友說遇到了一個已經連續四年都帶著小孩來布里斯本過暑假的一對夫妻(我猜想對方應該是教職人員吧!);其餘遇到的大多都是媽媽帶著小朋來體驗一下異國的遊學生活,在時間與預算的允許下,來一趟難得的澳洲文化之旅!
孩子的澳洲老師問我,「小朋友怎麼這麼乖,放假了還來這兒讀書?」我說:「對他們來說,在這裡讀書就像是天堂一般喔!」是啊,早上9點才上課,下午3點就放學,一個星期就一張A4的功課(我們家孩子30分鐘就做完囉!),每天就吃喝玩樂、打打籃球、踢踢足球,似乎比待在台灣的安親班裡好多了。但有一點要強調且讚揚的是,這裡的小學非常重視閱讀,所以一天至少閱讀10分鐘是幾乎每個年級都會要求的基本回家功課,而閱讀習慣的養成與語文能力的培養正也符合了我對孩子們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並不會希望孩子們在家裡花太多的時間在書寫上,我們家哥哥回來澳洲後讀四年級,一個禮拜需要背20個單字,老師的要求則是一天抄寫一遍(約3分鐘寫完吧),另外又因為這學期的教學主題緣故,每天需寫一短短的環保日記,但,老師的要求則是不可花超過5分鐘在這上頭喔。所以囉,在這裡,學校對學童在家裡的期望是多運動、多做些園藝、多陪陪家人、多看看外面的事物,總而言之,就努力去玩吧!
後記 ~
維在台灣讀小學三年了,當媽的最心疼的是,每天總有好多的回家作業,每天近距離使用眼睛的時間總是過長。或許不同語言的學習方式本具有其差異性,中文的學習本就需要重複的書寫來幫助記憶,於是,孩子們的童年記憶裡(我亦同)便充滿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作業與考試。所以,當我看到澳洲小學裡學童們臉上天真無邪的笑容時,羨慕之情便油然而生。
訂閱:
文章 (Atom)